抱在怀里的小宝宝皮肤本像牛奶一样匀净,可某天洗脸时,家长忽然发现左脸颊浮现出指甲盖大小的一块淡白色印记,边缘不太规则,阳光下格外显眼,心里立马咯噔一下:这是脏东西没洗净还是生了什么病?先别着急,出现小块浅色区在临床上十分常见,绝大多数都和严重的系统病无关,弄清楚来源、学会观察、再按需要做检查,三步就能安心。
门诊里,家长最常问的一句话是:“是不是一下就得了大家口中的白癜风?”其实,婴儿期皮肤颜色本就浅,加上皮下脂肪厚,白色变化有三大类明显高于门诊比例:第一,白色糠疹,俗称“桃花癣”,干燥季节多见,斑片略脱细屑,表面摸上去轻度糙感,边缘模糊不规则,四五周后可自行减退;第二,贫血痣,出生即有或出生后不久出现,压迫后周围皮肤泛红而它不变色,用玻片压诊更易识别;第三,白癜风初期,斑色瓷白、边界有轻色素加深,有时伴随毳毛发白,一到两年内会缓慢增大或数目增多。家长肉眼很难一次分清,医生常用伍德灯照射,白癜风会显亮蓝白色荧光,白色糠疹变淡近于正常皮肤,贫血痣则与照射前差别不大。
婴儿的角质层厚度只有成人的三分之一,皮脂分泌腺体也未发育完全,晒后自我修复功能有限,哪怕是在清晨推婴儿车出门晒太阳,也能引起轻度光损伤;而乳糖、辅食转换、频繁流口水等因素也会让颊部长期处于微湿状态,造成角质层水合过度,屏障受损;再加上常见婴儿湿疹反复,炎症后色素减退就能留下一块浅色印子。少数家庭虽然遮光做得很好,但室内使用紫外线消毒灯、洗浴水温过高、衣物洗涤剂残留过量,同样会刺激黑素细胞,让局部色素合成暂时下降。
家长第一步要做的是“三记”——记时间、记面积、记周围变化:把出现白斑那天拍一张清晰近照,每周同光线同角度再拍一张放在手机里,若一月内面积无扩大、颜色未增白,多数为良性;第二步“两避免”——避免反复用成人美白霜或所谓的“祛白”偏方,避免暴晒和过度清洁,后者会让本来就不强壮的皮肤屏障继续受伤;第三步“一早照”——当白斑边界一天比一天清楚,或宝宝用手抓挠,夜里哭闹增多,建议尽快拍下近照上传到石家庄远大中医皮肤病医院线上通道,本院医生能免费做初步评估,把需要来院面诊的病例筛出来,家长少走弯路少焦虑。
小婴儿不会表达,更怕陌生诊室,一般医生会优先选择无创伍德灯+皮肤镜组合:在暗室里用带330~400纳米波长的灯照一下,不到半分钟就能看出白斑里还有没有残存黑素;接着用接触式皮肤镜放大10倍观察毛孔、毳毛颜色、边界细节,整个过程无痛,孩子只需要被抱着配合即可。若仍存疑,可做微量皮肤生理指标测试,检查角质层水分、皮脂含量及红斑指数,综合判断白斑性质。婴幼儿不会考虑抽血或活检,除非背后合并全身症状才再做进一步筛查。
若是白色糠疹,加强保湿、温和防晒、避免口水刺激即可,三到六个月基本恢复原来肤色;贫血痣属于先天血管稀疏,不影响健康,也不用担心扩散,只在学龄期影响美观时可考虑激光改善;一旦确诊为白癜风早期,因婴儿皮肤薄,医生通常会建议先使用低浓度钙调磷酸酶抑制剂,比如0.03%他克莫司软膏,每日薄薄涂一次,连用8~12周后复评;期间白天仍需物理防晒帽+推车遮阳帘,洗护更换为婴儿级氨基酸洁面,避免肥皂碱剂。
很多家长只关注强光,却忽略了“热刺激”与“菌群失衡”同样能激活局部免疫反应,导致白癜风微扩散:怀抱孩子喂奶时,长时间贴在大人胳膊与衣物之间,局部汗汽排不出,温度升高;喜欢用湿纸巾反复擦口水、奶渍,湿巾里的防腐剂也可能杀伤表皮葡萄球菌,打乱菌群;毛巾、枕巾三个月不更换,潮湿环境霉菌滋生,灰尘螨分泌物随呼吸附着面部。若观察到白斑周围出现细小红丘疹或轻微脱屑,就要把毛巾换成一次性纯棉柔巾,把洗衣液减量并充分漂干净,每次外出回家先温水清洗面部再涂保湿霜,保持干爽。
孩子长得快,皮肤病也在变化,当面看一次门诊只能反映瞬时的状态,很多后续问题往往需要动态沟通。石家庄远大中医皮肤病医院微信小程序里开通了图文复诊,家长拍图、录小视频,输入发育和用药时间线,系统在24小时内安排本院医生答复,遇到不确定的边界模糊照,医生会提示拍微距或换光源重拍,避免家长跑远路。若提示需进一步检查,也会在小程序里自动预约号源,减少排队。在消息面里,医生还会推送“婴儿防晒三字经”“湿疹保湿五个时间点”等小语音,针对耳闻的偏方第一时间给出科学辟谣,让宝宝多一份安全,也让家长少一分纠结。
有码不扫,何以扫白斑
轻轻一扫把远大装入口袋,做自己的专属白斑顾问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