襁褓里的小宝贝皮肤滑嫩,突然在屁股出现一块颜色比周围浅的白斑,当爸妈的十有八九会紧张。其实,临床上常见原因有三类:第一类是急性湿疹或尿布皮炎痊愈后留下的“后遗白斑”,属于炎症后色素暂时减退,一般1-3个月会自然恢复;第二类是花斑癣(俗称汗斑)的糠秕马拉色菌作祟,颜色也发白,但边缘常有细屑,家庭灯照呈淡黄荧光;第三类则是家长们最担心的白癜风,在婴幼儿阶段发病率不高,但早期可能只有黄豆大一块色素缺失,看上去孤零零地待在臀缝、肛门周围或者股臀交接处,边界却越来越清晰。孩子皮肤薄,灯下可见荧光增强,再借助皮肤镜能看到毛囊口色素环脱失,这些提示通常就需要干预。
家长可在自然光下用指腹轻压白斑,然后松开:如果颜色迅速恢复,多半是血管短暂缺血;若白色仍岿然不动,就要警惕色素问题。接着做个小灯下检测,带着宝宝进黑暗的屋子,用LED小手电斜照皮损区域,若出现蓝白亮斑,提示白癜风;若为暗淡棕色,则更可能是花斑癣。下一步,轻微揉搓患处皮肤,出现粉色反应且表面仍光滑,暂无脱屑,就大概率排除牛皮癣;若出现细屑并伴有瘙痒,则需要考虑真菌感染。
出现下述情况尽早带宝宝去皮肤专科:白斑边界在2-3周内明显扩大;白色区域内可见新发小点;白块区域不再出汗;同一家族里有人确诊过白癜风;白斑同时伴有白发或眉毛淡色。面诊时,医生会使用手持式皮肤镜、伍德灯、共聚焦激光显微镜等工具,抽丝剥茧定位性质,必要时做真菌镜检和血微量元素检测。别担心,检查不痛不痒,关键在早发现、早干预。
确诊之前,家长能做的生活护理其实很充足。先把“闷热”这一帮凶赶走:选用透气孔大、内层柔棉的尿布,每2-3小时更换一次,拉臭后立即温水冲洗,轻拍风干再上新尿片。洗澡时水温不超过37℃,避免肥皂或含香精沐浴露反复搓揉患处。衣物实行纯棉优先,浅色为主,新衣下水先滴两滴白醋中和甲醛。尿布区日常可薄涂氧化锌保护霜,形成透气薄膜,减少尿液刺激。
正在吃母乳的小宝宝,妈妈本身保持均衡饮食即可,无需刻意“避黑”或猛补维生素C,只要膳食里蛋鱼豆奶搭配得当、蔬果五色斑斓,奶水中的微量元素是不会缺位的。添加辅食的宝宝,循序渐进加米糊、蔬菜泥、肉泥,让铜、锌、铁在体内悄悄就位。至于晒太阳,原则是一天两次,每次5-10分钟,远离正午紫外线高峰期,让屁股轻轻晒到柔和的晨光,既促进自体黑素细胞活跃,又不会晒伤。
一些老人会建议直接抹生姜、蒜汁或含偏方草药的膏,这些方法刺激性大,婴幼儿皮肤屏障脆弱,很可能刺激出接触性皮炎,反而雪上加霜。也别急着网购所谓“一抹就黑”的植物染色素,这类产品多半含重金属,长期接触风险高。真正稳妥做法是面诊明确病因后,在医生指导下采取相应方案:炎症后色素减退只需润肤+时间;花斑癣用温和抗真菌洗剂每周2次;若确诊白癜风,还有局部光敏修复、308nm准分子光疗等低剂量调控手段,配合外用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滴眼液级别浓度的软膏即可,疗程短、痛感低、不影响发育。
很多新晋爸妈担心“这么小就要治疗,会不会影响发育?”事实上,婴儿黑素细胞活性高、皮肤新陈代谢快,早期介入效果往往优于成人。关键是心理素质——家长先稳住情绪,别把焦虑传染给孩子,保持规律作息,夜间按时关灯,避免熬夜造成内分泌紊乱。定期回诊拍照对比,看到白斑边缘逐渐出现色素岛,信心就随之建立。
即使白斑消退,复发也需防范:每年春夏交替前做一次伍德灯随访;更换含抗菌抑味的尿布时先做24小时贴肤测试;宝宝学走路后减少在人造草坪上光屁股爬,避免化工颜料刺激。别忘了从小培养“屁股也要透气”的好习惯,午睡露10分钟小屁股、睡前用风扇微风吹干褶皱,都能减少湿热性点滴白癜风的偷袭。
有码不扫,何以扫白斑
轻轻一扫把远大装入口袋,做自己的专属白斑顾问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