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家长清晨给宝宝洗脸时,突然发现孩子脸上有一块淡淡的浅色小斑,心里一下就慌了:是不是白癜风?其实,婴幼儿皮肤薄、代谢快,出现白色痕迹并不罕见,几种常见情况各有特点,先把思路理清,比急着用药更重要。
新生儿到一岁左右,常见的是“白色糠疹”,多在脸颊、下巴,表面有细细鳞屑,颜色比周围略淡,摸起来略微粗糙,往往风吹或干燥后更醒目,加强润肤就好。还有一种是宝宝出汗多、真菌作祟造成的汗斑,边缘不太清晰,用伍德灯一照能见到黄绿荧光,抗真菌软膏几天即可见效。若颗粒细小、无明显边界,多数只是短暂色素暂时减退,日常注意防晒即可慢慢恢复。
唯一需要特别警觉的是白癜风早期,它的特点可归纳为“三点”:第一,颜色呈牛奶白或象牙白,和正常皮肤界限分明;第二,大小可能几天内无明显变化,但数周内会悄悄向周边扩散;第三,表面平滑不脱屑,轻轻推压或热水刺激后,白斑边缘会比正常皮肤更红。这些信号若同时出现,就该尽早来院找皮肤科医师面诊,越早辨识,后续管理越从容。
遗传是绕不开的因素,如果家里有直系亲属在少儿阶段就出现同样白斑,宝宝的遗传倾向会更高。但光有种子,没土壤也发不了芽,内分泌波动、微量元素(铜、锌)储备不足、短期大剂量日晒或感冒后的免疫冲击,都可能当“推手”。有些妈妈观察到宝宝打了预防针两周后白斑更明显,这在医学上称为“同形反应”,属于免疫暂时紊乱,不必恐慌。
另外,六个月内的宝宝肝功能尚未成熟,分解黑色素细胞毒物的能力弱,如果孕期母体内分泌碰到压力,也可能让孩子自带“易感体质”。一句话:出现白斑不等于一定会扩散,关键是给医师充足线索,判断需不需要干预。
面对家长常问的饮食问题,我的意见是不盲目忌口,优先保证奶量充足,六个月后逐步添加富含铜、铁、锌的红肉泥、蛋黄泥,再搭配新鲜蔬果,让身体先把底子打好。至于母乳妈妈要不要戒海鲜、酱油,目前没有证据显示会加重病情,除非宝宝本身有明确过敏。
到院后,医生通常先做“三步”:一是伍德灯照射,把白斑放在紫光下观察若瓷白荧光增强,提示白癜风概率高;第二步,皮肤镜检查,看黑素细胞树突减少程度;第三步,微量元素与甲状腺功能筛查,看看有没有潜在诱因。整个过程十分钟左右,宝宝不痛苦,家长只需抱着配合即可。
若结果提示早期白癜风,医生会给出个性化方案:低龄儿童主流采用温和外用药加308准分子光疗,一次十几秒,仅照白斑部位,不影响周围皮肤。家长们最担心激素副作用,其实现代外用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不含激素,儿童连续使用一年也安全。若检查结果显示只是暂时色素减退,则只需加强润肤、防晒,两三个月后多半能自行淡化。
最后提醒:婴幼儿皮肤修复力强,关键是不慌乱、不道听途说,也不要盲目涂抹增白霜或所谓的偏方。有疑问可点击在线咨询,把白斑图片发给我们,医生会根据光线下颜色、边界清晰度给出初步建议,再决定需不需要到院面诊,这样既不折腾孩子,也能安心入睡。
有码不扫,何以扫白斑
轻轻一扫把远大装入口袋,做自己的专属白斑顾问!